起源于明嘉靖年间的衡阳湘剧 -亚博88app |
作者:习作 时间:2024-09-07 |
描述:《青梅会》、《红梅阁》、《绿袍相》、《白兔记》、《黄金印》 |
《生活宝典shenghuobaodian.com》讯 衡阳湘剧是湖南地方戏大戏剧种之一,流行于湘南东部的衡阳、郴州及株洲的部分市县。
它起源于明嘉靖年间,明天启七年(1579)桂王就藩衡州,带来昆腔戏班,是为衡阳湘剧有昆腔之始,早期在民间被称衡州班子或衡州大戏班子,清末明初,也被称为“衡阳汉班”,建国后定名为衡阳湘剧。
衡阳湘剧具有昆、高、弹三种主要声腔和一些杂腔、小调,是一个保留昆腔剧目较多的剧种,现保留有昆腔曲牌100多支;高腔曲牌100多支;杂曲小调50多支;弹腔则保留有南路弋板、垛板、慢板、散板、北路慢板、快板、二流、慢二流、垛子、散板等腔板式。
衡阳湘剧的表演风格按声腔分为三种不同路子:昆腔戏,动作细腻、舞蹈性强;高腔戏,动作古朴,讲究唱与念;弹腔戏,动作规范、唱、念富于板式变化。
衡阳湘剧的传统剧目约有600个,其中最为著名和久演不衰的整本戏是高、昆腔间唱的《青梅会》、《红梅阁》、《绿袍相》、《白兔记》、《黄金印》,俗称青、红、绿、白、黄五大传奇。
文章来源:shenghuobaodian.com 亚博88app-亚博全站手机客户端 |
|